拉卜楞寺是怎樣的景區?
拉卜楞寺,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,藏語全稱為:“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”,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。簡稱扎西奇寺,一般稱為拉卜楞寺。拉卜楞寺是藏語“拉章”的變音,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。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,被世界譽為“世界藏學府”。鼎盛時期,僧侶達到4000余人,1980年對外開放旅游。2018中國西北旅游營銷大會暨旅游裝備展上,入圍“神奇西北100景”榜單。
寺院坐北向南,占地總面積86.6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,主要殿宇90多座,包括六大學院、16處佛殿、18處昂欠(大活佛宮?。?、僧舍及講經壇、法苑、印經院、佛塔等,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筑群,房屋不下萬間。
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樣呼圖克圖,其他領導人包括八大堪布、四大賽赤。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(其實要遠大于此數),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,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。整個寺廟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,是位于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。
拉卜楞寺景區內有哪些景觀?
大經堂
全寺共有六大經堂,最大的是聞思學院經堂,又稱大經堂,是“磋欽措兌”會議的場所,為全寺之中樞。一世嘉木樣初建時,只有80根柱子,1772年二世嘉木樣擴建為140根柱子,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。1946年,五世嘉木樣又建了前殿院,至此,大經堂成為有前殿樓、前庭院、正殿和后殿共數百間房屋,占地10余畝的全寺最宏偉的建筑。
時輪學院經堂
時輪學院經堂坐落于大經堂右側,建于1763年,正殿東西 5間,南北11間,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,內供時輪金剛佛銅像。后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,左右供奉著堪布倉、貢唐羅智倉、旦巴嘉措等活佛的靈塔。
續部上學院經堂
續部上學院經堂,位于喜金剛學院的西側。建于1941年,正殿東西5間,南北10間,高達三層,頂層為宮殿式,綠色琉璃瓦覆蓋,故稱綠瓦寺。后殿內供有彌勒佛銅像和十六羅漢象,左為八大藥師佛和35尊仟悔佛,右為第五世嘉木樣大師父母的骨灰塔及21尊度母佛像,兩側有銅質無量壽佛1000尊。
彌勒佛殿
除各學院的經堂外,拉卜楞寺有眾多佛殿,佛殿是僧眾誦經和信徒朝拜的場所,較為著名的有宗喀巴佛殿、千手千眼觀音殿、彌勒佛殿、釋迦牟尼佛殿、白傘蓋菩薩殿、救度母殿、白度母殿、壽安寺、悟真寺、普祥寺、圖丹頗章和護法殿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