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蕩山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?
雁蕩山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雁蕩鎮雁山路88號,地處北緯27°50′—28°30′,東經120°27′—120°41′,雁蕩山分為南雁蕩山和北雁蕩山,甌江斷裂以北稱為北雁蕩,以南稱為南雁蕩。
雁蕩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,也是流紋巖漿噴發的大型破火山。雁蕩山古火山來源于板塊運動:在中生代時期,太平洋板塊(稱古太平洋)向亞洲大陸板塊俯沖過程中,擠壓摩擦產生熱能,使上地殼和下地殼部分熔融形成巖漿。當有斷裂通往地表時,巖漿就沿著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,火山就噴發了。在經歷火山爆發、塌陷、復活、隆起的過程后,巖漿覆蓋在原始地貌上,巖漿中的流紋巖成為了雁蕩山的主要地質。
雁蕩山屬于浙東南中低山、丘陵區,地勢西高東低,西部為低山丘陵,東部與樂清灣相接,為海積平原。山脈多呈東北一西南向分布,海拔一般500到600米。
雁蕩山山體基本是致密的火山巖裸露,土壤層很薄,積水面積較小,基本沒有含水層,大量降水都通過地表水流走了。大龍湫的水源補給來自龍湫背,上游流域面積僅0.98平方千米。沒下雨時,大龍湫只能依靠不到1平方千米的地下水進行補給,一旦降雨少了,沒有地下水補給,溪流就會變干,瀑布也會變小。
雁蕩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,雨量充沛,氣候溫暖,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。年平均氣溫13.5℃,最冷一月平均氣溫5—7℃,極端最低氣溫-7℃,最熱7月平均氣溫27℃,極端最高氣溫33℃,平均無霜期269天。
雁蕩山有哪些主要山脈?
雁蕩山除雁蕩山主體山脈外還包括蒼山支脈,整體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、中雁蕩山、南雁蕩山、西雁蕩山(澤雅)、東雁蕩山(洞頭半屏山)。
東雁蕩山
東雁蕩山面積0.95平方千米,東部沿岸斷崖峭壁,猶如刀削斧劈,山成半片,直立千仞。連綿數千米的絕壁依次展開惟妙惟肖的迎風屏、赤象屏、孔雀屏、鼓浪屏等巨幅巖雕畫屏,是中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巖雕,被譽為“神州海上第一屏”“海上天然巖雕長廊”。
西雁蕩山
西雁蕩山稱澤雅省級風景名勝區,位于溫州市甌海區澤雅境內,相距市區35千米,總面積128.6平方千米。其內景觀以群瀑、碧潭、幽峽、奇巖為特色,融樸野的山村風情為一體,有金坑峽、七瀑澗、高山角、珠巖、西山、龍溪、崎云、五鳳八大景區,230多處名勝景點。
南雁蕩山
南雁蕩山,簡稱南雁,位于平陽縣西部,距溫州市區87千米。主峰明王峰,海拔1080米,山頂有泥塘沼澤,秋科時節有大雁在此棲息,且與北雁蕩山遙望相對,故名南雁蕩。南雁蕩山總面積97.68平方千米,群巒疊翠,飛瀑溪潭,共有67峰、28巖、24洞、13潭、8潭、9石。南雁蕩的開發較早于北雁蕩,五代時高僧愿齊就率三百名門徒在此開發。
北雁蕩山
北雁蕩山位于樂清市境內東北部,萬山重疊,群峰爭雄,懸嶂蔽日,飛瀑凌空,古木參天,自古就有“寰中絕勝”之譽,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。北雁蕩山有102峰、64巖、26石、46洞、14嶂、18瀑、28潭、13坑、13嶺、10泉、2水、8門、4闕、7溪1澗、8橋2湖、5尖2峽等,由此將其分為靈峰、靈巖、大龍湫、顯圣門、雁湖5個景區。
中雁蕩山
中雁蕩山原名白石山,位于樂清市西南10千米,距溫州市區20千米??偯娣e93.44平方千米,境內以峰雄嶂險、洞幽寺古、潭碧林翠著稱,設有玉甑、西漈、三湖、東漈、鳳凰山、楊八洞、劉公谷等七大景區,共計景點300余處。歷代文人雅士慕名而來,留下大量珍貴的墨跡。南朝謝靈運詩云:“千傾帶遠堤,萬里瀉長汀”;宋朝王十朋也寫道:“十里湖山翠黛橫兩溪寒玉斗琮琤”。